对于计划攻读商科的国际学生,了解不同国家的录取标准至关重要。英国院校普遍接受A-Level/IB课程成绩,部分商学院会额外要求提交GMAT成绩及实习证明。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为例,金融专业申请者平均A-Level成绩需达到A*AA,且需通过三轮面试考核。
新加坡公立大学采取多元化录取机制,除高考成绩外,SMU商学院特别重视领导力潜质展示。申请者需在3月前完成线上测试,测试内容包含逻辑推理和商业案例分析。私立院校如SIM则提供双录取通道,允许语言未达标者先修读预科课程。
曼彻斯特商学院采用分轮次录取制度,首轮申请成功率比末轮高出37%。华威大学WBS商学院特别关注申请者的数学建模能力,要求提交相关课程成绩证明。值得注意的是,帝国理工商学院自2023年起新增行为面试环节,通过情景模拟测试决策能力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开设金融工程硕士项目,与高盛、大华银行建立联合培养机制。南洋理工大计硕士课程获ACCA九门免考资格,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200新币。两校均实行企业导师制,每学期安排200+企业实地考察项目。
剑桥Judge商学院独创"全球商业挑战赛",参赛者可与欧洲投行高管直接对话。LSE金融系拥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领衔的教学团队,其衍生品定价课程被业界视为黄金标准。值得关注的是,帝国理工商学院2024年新设金融科技硕士方向,课程包含区块链金融实践模块。
英国硕士课程普遍为12个月密集型设置,学费区间在£28,000-£42,000。新加坡公立硕士学制18-24个月,补贴后学费约S$35,000。需要注意的是,NUS商学院提供企业赞助计划,优秀申请者可获70%学费减免。
LBS毕业生首年薪资中位数达£68,000,主要就职于伦敦金融城。新加坡管理大学94%的毕业生在毕业季前获得星展银行、淡马锡等机构的offer。需要特别留意的是,英国PSW签证允许毕业生留英工作2年,而新加坡EP准证申请需满足月薪S$4500起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