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88-4849
科目模块 | 时间配置 | 核心能力要求 |
---|---|---|
批判性阅读 | 65分钟 | 长难句解析/逻辑推理 |
文法应用 | 35分钟 | 语法纠错/修辞运用 |
数学思维 | 80分钟 | 代数几何/数据分析 |
数学部分的知识体系覆盖代数II和基础几何,特别强调数据建模与统计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。考试系统会提供常用公式手册,重点考察公式的灵活运用而非机械记忆。
阅读模块的文本难度相当于美国高中毕业水平,涉及历史文献和科学论文的解析。建议采用"三遍精读法":首遍把握结构,次遍标注重点,末遍验证选项。
数学部分常见失分点集中在概率统计和三维几何题型。建立错题数据库时建议按错误类型分类标注,重点突破概念理解偏差和计算习惯问题。
基础阶段(1-30天):完成官方指南知识点梳理,建立各科目错题档案。重点强化词汇积累,每日保持30分钟经济学人等外刊阅读。
强化阶段(31-60天):进行模块化计时训练,阅读部分控制每篇文章解析时间在12分钟以内,数学选择题平均用时不超过90秒。
冲刺阶段(61-90天):每周完成2套全真模考,重点分析时间分配策略。建议在最后三周进行生物钟调整,考试时段的精神集中度。
合理利用考试间歇时间进行身心调节,建议准备高能量零食补充体力。遇到难题标注系统暂存功能,优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。
作文环节要特别注意论点结构的清晰性,建议采用"观点-论据-升华"三段式框架。平时训练中积累不同领域的经典案例素材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