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教育体系采用全球认证的课程框架,包括美国大学先修课程(AP)、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(A-Level)、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(IBDP)等主流教学体系。这些课程的教学实施严格遵循国际教育标准,采用小班化授课模式,师生比例通常维持在1:8的优质配置。
课程类型 | 对接国家 | 教学特点 |
---|---|---|
AP课程 | 美国方向 | 大学先修课程,可转换学分 |
A-Level | 英联邦国家 | 科目选择性学习 |
IBDP | 全球通用 | 全人教育理念 |
沉浸式英语教学环境覆盖85%以上的日常教学场景,包括学科授课、学术研讨、课外实践等多个维度。语言能力评估采用剑桥英语等级考试(CEPT)、多邻国英语测试(DET)等国际认证体系,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评。
学术英语课程着重培养文献研读、学术写作、课题答辩等核心能力,配备外籍教师与双语导师的双重辅导机制。语言学习中心提供标准化考试(TOEFL/IELTS)专项训练,历年数据显示学生平均提分率达35%。
课外活动系统包含学术竞赛、社会实践、艺术展演三大模块,年均组织120+场特色活动。学生社团实行自主管理制度,涵盖模联、机器人、戏剧等28个常设社团,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团队。
领导力培养计划设置社区服务、企业实习、国际交流等实践环节,要求学生三年内完成至少200小时的社会服务记录。创新实验室配备3D打印、VR教学等先进设备,支持学生开展STEAM项目研究。
学科成绩要求中考总分不低于区排名前30%,数学、英语单科成绩需达到优秀等级。附加评估包含逻辑思维能力测试(Critical Thinking Test)和学术潜力评估(APT),采用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模式。
英语水平认证接受雅思5.5分或托福80分及以上成绩,未达标的申请者需参加校内英语强化课程。双语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应变能力、文化认知和学术志向,采用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的复合评估方式。
新生过渡期设置学术写作指导、时间管理培训、跨文化沟通工作坊等专项课程。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规划师,进行每月1次的个性化发展评估。
家校沟通平台实现教学进度实时共享,家长可通过专属系统查看学生的学习轨迹。心理健康中心提供跨文化适应辅导,建立包含心理咨询、压力管理、职业规划的三维支持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