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1986年开启留学生教育以来,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。累计为92个国家地区输送近2万名毕业生,近年保持年均1200人的办学规模,教学空间拓展至3个现代化校区。
• 双轨制课程体系:融合国外大学本科课程与PTE学术英语强化课程,语言能力与专业学习同步提升
• 学分转换机制:与曼彻斯特大学等合作院校实现30学分互认,缩短海外学习周期
• 三维教学模式:15人小班授课结合线上资源平台、项目制实践,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
学院构建覆盖6大语系的教学团队,其中特聘教授占比35%,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主导核心课程开发。定期举办全球教育论坛,引进爱丁堡大学等院校的课程认证体系。
合作院校包括:
每月举办教授工作坊,开展学术论文写作指导,组织国际期刊发表研讨会
定期开展中国非遗技艺体验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参访等实践项目
针对应往届高中生和大学在读生设计不同课程路径,实施动态评估机制。全年滚动招生,通过笔试(写作+阅读)和英语面试选拔学员,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。
培养流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