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段特征 | 课程构成 | 教学特色 |
---|---|---|
9-10年级 | 荣誉课程+AP预备课程 | 学科基础强化训练 |
11年级 | AP课程+专业选修 | 学术深度拓展 |
12年级 | Capstone顶点项目 | 实践应用导向 |
初中阶段即完成生物、化学、物理等学科基础构建,九年级开始系统修读AP课程,较常规国际学校提前两年进入大学先修课程阶段。
采用课堂表现、阶段性测试、研究论文、实践项目四维考核机制,其中AP考试连续三年保持95%以上优异水平。
实行20-25人小班授课,师生比维持在1:8的黄金比例,每位学生可获得每周至少3次个性化学习指导。
课程体系注重构建"双金字塔"知识结构:基础层涵盖数学建模、实验科学方法论等学术工具类课程;进阶层设置微观经济学、计算机原理等专业方向课程;顶层通过顶点项目实现跨学科整合应用。
在理科教学方面,采用"概念先行-实验验证-建模应用"三阶教学法,物理课程引入伯克利实验室研发的虚拟仿真平台,化学课程配备专业级分析检测设备。
近三年毕业生中,82%获得美国前30大学录取,其中32%获得常春藤盟校及同级别院校offer。升学指导中心配备8名专业顾问,建立从选课规划到文书润色的全程服务体系。
特色升学支持项目包括:暑期科研项目对接、国际学科竞赛培训、校友导师计划等,学生可累计获得超过200小时的专业发展指导。
● 十年级末需完成至少3门AP课程学习
● 十一年级启动大学专业方向研究
● 十二年级完成原创性研究项目
● 毕业要求包含8门AP课程认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