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阶段 | 核心任务 | 成果指标 |
---|---|---|
高一全年 | 建立语言基础 | 托福90+水平达成 |
高二上学期 | SAT强化训练 | SAT总分1400+ |
高二暑假 | 申请材料筹备 | 完成3所备选院校调研 |
建议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完成首考托福摸底测试,通过系统分析听、说、读、写各模块强弱项,制定分阶段提分计划。每周保持15小时以上的沉浸式语言训练,重点突破学术词汇量与长难句解析能力。
SAT备考需注重逻辑思维训练,建议采用真题精讲+错题复盘模式。数学部分要确保780+的得分稳定性,文法部分需掌握12类常见考点规律,阅读部分通过历史文献精读提升理解深度。
学术竞赛方面,推荐参加AMC12数学竞赛、HIMCM建模大赛等国际赛事,积累2-3个重量级奖项。科研项目选择需与目标专业匹配,建议在教授指导下完成1-2篇学术论文写作。
社会实践要体现持续性与影响力,优先考虑创建社团组织、参与NGO国际项目等。暑期夏校选择TOP30院校学分课程,既提升学术背景又获取推荐信资源。
建立院校三维评估模型:学术匹配度(30%)、文化契合度(40%)、录取概率(30%)。通过官网研究、校友访谈、招生官讲座等多渠道收集信息,制作院校对比分析表。
申请组合建议采用2-3所梦想院校+4-5所匹配院校+2所保底院校的结构。特别注意各校补充文书要求,提前准备个性化写作素材库。
主文书创作需经历3轮以上专业润色,重点挖掘个人成长中的转折性事件。推荐信要提前3个月与指导老师沟通,提供详细的成就清单与事例说明。
作品集制作需体现专业潜力,艺术类申请者要准备12-15组原创作品。视频补充材料控制在90秒以内,突出个人特质与院校资源契合点。
注:申请系统开放后需每周跟踪进度,建议建立材料核对清单与时间节点提醒机制。早申阶段材料提交截止前15天完成最终审核,常规申请阶段预留3周缓冲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