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环境的行为规范建立阶段,我们采用分步强化策略。初始阶段设置3分钟计时器,当儿童完成指定时间的餐桌安坐后,立即给予代币奖励。随着训练进展,逐步延长训练时长并引入自主进食要求,餐具选择需符合儿童抓握能力,食物分量控制在3-5口的教学量。
训练阶段 | 核心目标 | 强化策略 |
---|---|---|
基础建立期 | 连续安坐3分钟 | 即时实物奖励 |
能力巩固期 | 独立完成用餐 | 代币兑换系统 |
场景泛化期 | 外出就餐适应 | 社交故事介入 |
在餐厅场景训练中,采用视觉提示卡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。入座时选择靠墙卡座形成物理界限,服务人员参与教学环节,明确陈述行为规范。家长需同步进行行为示范,通过实时旁白强化「个人食物」与「他人物品」的概念区分。
做客礼仪培养采用预演教学法,在出发前进行情景模拟训练。准备阶段包含物品归属认知卡片教学,现场设置「询问-等待-致谢」的完整交互链条。携带专属玩具包建立安全边界,预设「交换玩耍」环节培养物品共享意识。
采用双轨记录系统跟踪行为改善进度,包括家长日常观察记录表和服务场所行为评估表。每阶段设置5-8个可量化指标,如「连续安坐时长」「自主询问次数」等,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进步轨迹。
课后巩固环节包含情景照片回看分析,引导儿童指认图片中的规范行为。设置家庭任务卡,每周完成3次超市购物实践或5次邻里互动练习,促进技能泛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