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类型 | 常见表现 | 分数影响 |
---|---|---|
语言表达 | 简单句式重复使用 | ≤3分 |
字数控制 | 内容展开不充分 | 5分区间 |
写作模式 | 模板化表达过多 | 降档处理 |
评分细则明确指出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决定基础分数层级。实际案例显示,当文章出现3处以上关键语法错误时,考官对内容的理解难度呈指数级上升。建议考生建立错题档案系统,重点记录介词搭配、时态转换等高频错误点。
ETS官方数据显示,达到320字以上的文章获得高分的概率提升47%。建议采用"观点-例证-反证-结论"的论证结构,每个分论点配置2个不同维度的支撑案例。数据引用时注意标明来源,可采用假设性数据增强说服力。
✓ 引言部分控制在80-100字
✓ 每个主体段保持120-150字
✓ 结论部分精简至60-80字
考官特别强调原创性表达的价值,建议考生建立个性化语料库。每周精读2篇高分范文,提取3-5个特色表达方式并进行改写训练。通过同义词替换、句式重组等方法,将模板语句转化为个人专属表达。
"The data suggests..." → "Statistical evidence reveals..."
"Many people think..." → "A prevailing viewpoint maintains..."
采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骨架,确保每个分论点与核心主题形成明确逻辑链。建议在写作前用5分钟绘制关系图谱,标注论点间的因果、对比、递进等逻辑关系。段落间过渡建议使用指代衔接而非单纯依赖连接词。
✓ 每个论点是否服务核心观点
✓ 例证与论点是否存在必然联系
✓ 反证部分是否构成有效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