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华园秋意渐浓的时节,芬兰驻华大使马寰雅首次造访中国高等学府。这场跨文化对话聚焦教育创新,双方在会谈中碰撞出多个合作亮点,为国际教育合作注入新动能。
施一公副校长着重介绍的"感知中国"暑期项目,已成为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。该项目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,帮助海外学子深度认知当代中国发展。
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举办的文化活动现场,以芬兰国民级动画形象"姆咪"为载体打造的系列图书,开创了教育文化出版新模式。这些读本不仅保留北欧文化精髓,更巧妙融合中国元素。
教育观察家指出,这种文化IP的创新运用,为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生动载体。通过跨文化叙事手法,帮助年轻读者建立全球化视野。
马寰雅大使特别关注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、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。双方就共建联合实验室达成初步意向,计划在以下领域重点突破:
教育交流新机制将采用"双导师制"培养模式,允许学生在两国高校分段完成学业。这种弹性学制设计,预计将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