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致力于通过实际科研学习和思考方式培养学生
  • 将指导学生探索正式学术环境中接触不到的专业领域
  • 是由世界大学教授、行业导师和国际教育专家共同创立的中外学术项目

400-888-4849

模拟星系形成研究

模拟星系形成研究

授课机构: 广州集思未来

上课地点: 天河校区

成交/评价:

联系电话: 400-888-4849

模拟星系形成研究课程详情

星系模拟可视化效果

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实践

本项目聚焦计算天体物理领域前沿课题,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星系形成的物理过程。课程内容覆盖宇宙大尺度结构演化、暗物质分布规律以及恒星形成反馈机制等核心知识点,结合Python编程实现N体数值模拟的完整流程。

课程模块解析

教学阶段 核心内容
宇宙学基础 解析弗里德曼方程的实际应用,探讨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机制
数值方法 学习粒子网格法(PM)和树形算法(Treecode)在星系模拟中的具体实现
实战项目 构建暗物质晕质量函数,分析模拟数据中的子结构分布特征

教学实施体系

课程采用三阶段渐进式教学模式:

  • 理论奠基阶段:10课时系统讲解流体动力学方程与泊松方程的耦合求解
  • 编程实践阶段:使用Python实现密度场可视化与功率谱分析
  • 成果产出阶段:完成模拟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及科学论文撰写
宇宙数值模拟流程

学术能力提升路径

学员将通过本课程获得以下核心能力:

  1. 掌握宇宙学模拟中初始条件设置的关键技术
  2. 理解星系盘稳定性判据与旋臂形成机制
  3. 熟练运用Rockstar算法进行暗物质晕识别
  4. 具备科学可视化数据的处理与展示能力

教学支持体系

导师团队

由计算天体物理领域教授领衔,配备2名博士后研究员进行编程实践指导

设备支持

提供专用计算节点访问权限,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