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研究生英语测评系统自改革后形成双轨并行机制,英语(一)侧重学术研究能力评估,英语(二)着重专业实践应用检测。这种差异化测评模式更精准匹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。
对比维度 | 英语(一) | 英语(二) |
---|---|---|
适用对象 |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|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|
新题型难度 | 七选五/排序题 | 正误判断/匹配题 |
翻译题型 | 5个长难句翻译 | 150词段落翻译 |
阅读理解模块呈现显著差异:英语(一)要求处理约1600词量的学术文本,英语(二)文本总量控制在1500词以内。新题型部分,英语(二)提供三种梯度题型,相较英语(一)的题型设置更为灵活。
英语(二)考生需强化图表作文模板训练,建议每周完成2-3次限时写作训练。翻译模块需建立段落整体理解意识,避免逐字硬译。
英语(一)备考者应重点突破长难句翻译,建议建立错题本记录典型翻译失误案例。新题型训练可参考历年真题中的高难度题型。
近年命题呈现三方面变化趋势:加强学术词汇考查深度、提升信息定位速度要求、增加跨文化交际要素。建议考生关注《经济学人》科技板块和《自然》期刊摘要作为拓展阅读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