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,童程童美研发的机器人编程课程采用乐高专业教具,通过"搭建-编程-调试"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成功帮助5-15岁青少年掌握基础编程逻辑。课程设计遵循"做中学"教育理念,每节课设置明确项目目标,学生在完成智能小车、自动分拣机等18种典型机器人搭建过程中,自然习得机械原理与编程思维。
课程融合物理力学、机械传动、数学计算等学科知识,如在搭建避障机器人时,学员需运用角度计算调整传感器位置,通过齿轮比换算优化动力输出,真实场景下的知识应用使抽象概念具象化。
从项目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,学生经历完整的工程思维训练。编程环节中条件判断语句的嵌套使用,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;调试过程则强化问题定位与解决能力。
教学阶段 | 能力培养重点 | 典型项目 |
---|---|---|
基础搭建 | 空间结构与机械原理 | 自动闸机系统 |
图形化编程 | 逻辑流程控制 | 智能交通灯 |
竞赛专项 | 复杂问题解决 | 物资运输机器人 |
教学实践数据显示,持续学习12个月以上的学员在市级以上科技创新赛事中获奖率达73%,其中团队协作类项目完成效率提升40%,方案迭代速度提高2.3倍。
零基础如何入门?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设计,入门阶段通过趣味性项目培养兴趣,例如让机器人完成简单轨迹运动,逐步过渡到条件判断等编程概念的学习。
设备如何配置?校区提供全套专业乐高教具与编程设备,包含EV3核心套装、各类传感器模块及图形化编程软件,学员无需额外购置设备。